- · 福建农业学报版面费是多[04/29]
- · 《福建农业学报》投稿方[04/29]
- · 《福建农业学报》数据库[04/29]
- · 《福建农业学报》期刊栏[04/29]
文化论文_文化景观、历史遗产与乡村重塑——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大寨村文化景观的形成 (一)文化景观的历史渊源 (二)景观的“发明”过程 (三)景观的独特仪式活动 三、大寨的文化空间:遗产与记忆 (一)村庄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大寨村文化景观的形成
(一)文化景观的历史渊源
(二)景观的“发明”过程
(三)景观的独特仪式活动
三、大寨的文化空间:遗产与记忆
(一)村庄的复原
(二)展览馆的重建
四、村庄的再造:从历史遗产到符号资本
(一)外部的推动
(二)村庄的内部驱动
五、从遗产到资源
六、结语
文章摘要:文化景观是人类按照文化标准,有意识地对自然景观加工的结果。文化景观的制造与社会观念、政治制度、时代氛围等因素密切相关。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是农业学大寨的发源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寨村被逐步树立为全国的典型,成为一个独特的象征性符号。改革开放后,依靠历史遗产所承载的象征资本,通过开展旅游实现了村庄的再造和重构。如果说文化景观是大寨村重构的现实路径,历史遗产是大寨村重构的历史基础,那么,国家的再次介入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文化再生产则成为典型村国家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寨村发展的经验表明,文化景观的再造、人文空间的重塑、历史资源的发掘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应注重历史脉络的梳理和文化资源的挖掘,以文化带动乡村振兴。
文章关键词:文化景观,历史遗产,实践路径,乡村振兴,大寨,
项目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集体化时代山西太行山区的减贫研究”(18BZS141),
论文作者:郭永平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
论文分类号: G249.27
相似文献:略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乡土性.....作者:赖景执,刊载期刊:《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龙武高跷会.....作者:杨月,刊载期刊:《今日民族》
相关文章:湖北文化志愿者网络服务平台功能简介&湖北省公共文化云平台应用.....作者:肖卫国湖北文化志愿者网络服务平台功能简介&湖北省公共文化云平台应用.....作者:李庆云湖北文化志愿者网络服务平台功能简介&湖北省公共文化云平台应用.....作者:沈志伟新媒体内容产生的变革与创新.....作者:马丽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动力机制研究.....作者:陆和建依法推进山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作者:高春平太行文化旅游与转型发展的思考.....作者:郭卫东凌友诗委员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关联.....作者:凌友诗
文章来源:《福建农业学报》 网址: http://www.fjnyxbzz.cn/qikandaodu/2021/0818/583.html
上一篇:
人物传记论文_戴玉山:我是红色“寻宝人”
下一篇:
中国文学论文_一生的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