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福建农业学报版面费是多[04/29]
- · 《福建农业学报》投稿方[04/29]
- · 《福建农业学报》数据库[04/29]
- · 《福建农业学报》期刊栏[04/29]
红色地名故事丨建兰边界第一个“红色堡垒”原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大慈岩镇湖塘自然村 被“请财神”沈家一边交款,一边报警。国民党兰溪警察局在胡国祥祠堂山的山篷里,发现一些证据,胡国祥同志于2月26日遭逮捕。胡国祥同志在狱中虽受各种酷
△大慈岩镇湖塘自然村
被“请财神”沈家一边交款,一边报警。国民党兰溪警察局在胡国祥祠堂山的山篷里,发现一些证据,胡国祥同志于2月26日遭逮捕。胡国祥同志在狱中虽受各种酷刑,但始终没有泄露党的秘密。只交代看人家有长短枪,不给留宿又怕自己吃亏。所以,以窝藏土匪收监。后在家人、乡亲的努力下,各保释人员都通过审查,成功营救出狱。前后化去当年70担大米的代价。
1947年9月,杜子文在蒋明达同志的指示下,拉起一支游击小武装,活动在建兰边界。1948年春节前后,杜子文率领的游击队按照上级指示,隐蔽在湖塘村外祠堂山的山篷里,策划了一次“请财神”筹集革命经费的斗争。
1928年诸葛区及所属支部名单
湖塘小巷
(原标题《红色地名故事丨建兰边界第一个“红色堡垒”原来在这里》,来源建德发布)
面对反动派的严刑逼供,湖塘村地下党员胡裕昌、胡裕银、胡来富坚贞不屈,没有供出任何一点对反动派有用的信息。接伪省政府的电令后,英勇的战士于9月20日被杀害于寿昌东门。
暴动当晚,湖塘村参加暴动近百人,党员基本上参加了暴动。胡裕昌、胡裕银、胡来富、胡银生等人冒着危险,趁天黑摸进永昌镇,掌握驻镇省防军与警察所的驻守情况。但由于天雨,导致本就很少的枪支弹药部分失效,原定参加人数不足、同步策应的打击行动不到位,暴动总指挥裘古怀不得不下令农军分散隐蔽。地下党员胡裕昌、胡裕银、胡来富3人随永昌区委书记徐柏清同志隐蔽于寿南山区。8月30日深夜,寿昌县伪警察与省防军在寿昌南乡芝麻坞山篷逮捕了11位参加暴动的地下党员。
湖塘村胡氏宗祠大门
智救上级献生命
县委驻村期间,姜挺、邵溥慈、胡如登、邱福祥、严汝清、陆确忠、姚鹤庭等县委委员、各区区委负责人经常来往于湖塘及他们所领导的组织之间,常常是挑灯夜战,研究各地党组织、农民协会的发展情况,部署开展“二五减租”“雇工加薪”等斗争。兰溪的党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先后成立了游埠、水亭、殿山区委,在上海建立了兰溪县委联络站。寿昌县党组织的发展也迈开了步。一时间,这里成为“革命的中心点和大本营”(《建德党史县志资料》1988年第三期)。
在胡国祥、胡裕松同志的大力支持,“请财神”的目标锁定为诸葛乡仁塘财主沈海棠家。2月18日,正好沈家“做功德”,沈家大儿子沈叶奶被“请”到了兰溪建德两县交界的坦达岭庙里。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莲塘岗区委所属支部分布图
抛洒热血为后人
回忆的最后写道:解放后,组织上认为湖塘支部的几个地下党员是脱党的,而其实是党脱离了他们。所谓脱党的责任,自然就当由组织上承担,而他们不应负脱党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湖塘支部及几名党员的党藉应予追认和恢复。
倾家荡产干革命
建兰边界第一个“红色堡垒”——大慈岩镇湖塘自然村
1985年,杜子文回忆中写道:胡国祥同志为革命倾家荡产,虽经刑罚及经济上的损失,但始终没有供认政治身份和出卖党的组织,其革命的品质是十分可贵的。
1951年7月前,湖塘村历史上为兰溪县属地。从地理位置看,是寿昌与兰溪、寿昌与建德、建德与兰溪的交界地带,是典型的“边区”。在“觉醒年代”,湖塘条件许可的人家,共有10多个少年郎从诸葛两等小学校毕业。后来的中共兰溪县委第一任书记姜挺,成为湖塘人的“读书伴”。
“请财神”斗争,载于《中共兰溪党史(第一卷)》
1928年4—5月间,中共浙西特委成立、兰溪县委再次改选前后,卓兰芳、严汝清、金振声、邱福祥、姚鹤庭等浙西特委、兰溪县委领导也时常到湖塘村为“组织农军开始游击战争”进行研究和指导。特别是6月上旬,浙西特委大慈岩会议后,湖塘支部在胡国桢等人的领导下,组织了暴动准备。7月中旬主持召开浙西特委和兰溪县委大慈岩联席会议后,暴动筹备工作做得更为紧张有序。或自制土枪、梭标、铜枪,或向地主家里缴枪。穷苦出身的党员农军胡裕昌、胡裕银、胡来富、胡银生等,数度参加向方染店、溪塘两村地主家的缴枪、焚烧地契等行动。地下党员胡裕昌被任命为暴动农军第二中队中队长。
文章来源:《福建农业学报》 网址: http://www.fjnyxbzz.cn/zonghexinwen/2022/0512/622.html
上一篇:考古家发现一土坑,打钻探得此物,揭开千年前
下一篇:青未了|散文《养马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