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福建农业学报版面费是多[04/29]
- · 《福建农业学报》投稿方[04/29]
- · 《福建农业学报》数据库[04/29]
- · 《福建农业学报》期刊栏[04/29]
红色地名故事丨建兰边界第一个“红色堡垒”原(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湖塘支部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1928年春,更多的青壮农民被吸引到以胡豫庆为会长的农民协会周围,又有胡豫庆、胡裕昌、胡裕银、胡禄春、胡连昌、胡
湖塘支部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1928年春,更多的青壮农民被吸引到以胡豫庆为会长的农民协会周围,又有胡豫庆、胡裕昌、胡裕银、胡禄春、胡连昌、胡汝舟、胡根海、王凤娣等人入党。到永昌暴动前,全村共发展党员30余人,成为寿南地区成立时间最早、党员人数最多的战斗堡垒。
每个地名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个红色地名记录着前人奋斗的历史,回响着后人拼搏的呐喊。
解放战争初期,由于浙东游击纵队北撤,组织联系一度中断。1946年9月,中共金华地区临时工委永康会议后,兰溪县特派员朱炳桂在兰溪西乡湖塘、金山头及北乡东叶、南乡汪家等14个地方建立了联络点。胡国祥在村外祠堂山上的山篷和村内胡裕松家分别作为两个接头地点。
1928年浙江《民政月刊》第十三期所载(胡裕昌、胡裕银、胡来富被杀害)
1985年,杜子文回忆时说:“迄今为止,胡豫庆这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虽为革命牺牲,但未追认其为革命烈士”,是“历史欠帐”。
1941年皖南事变后,共产党转入隐蔽斗争、单线联系。1943年农历“小年”边,来湖塘与胡豫庆联系的“东阳老章”(后任建兰寿特派员的杜子文认为是原东阳县委宣传部长汪和康),被守候的国民党兰溪侦缉队怀疑而逮住,东阳老章一口咬定是到胡豫庆家走亲戚。在现场,胡豫庆沉着应对,说是不会说本地话的外地亲戚。为脱险考虑,当夜即令东阳老章避险而走。次日一早,国民党兰溪侦缉队要胡豫庆交出被疑为游击队的东阳老章。交不出人的胡豫庆被抓到胡氏宗祠吊打。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胡豫庆没有招出一句对敌人有用的话。因此,被打得死去活来。敌人看伤势过重,趁众乡亲求情作保、又是年关,于是释放了胡豫庆。但由于伤势过重,胡豫庆于次年正月初四献出宝贵生命。
革命火种传古村
“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国内全面转入全民抗战的局面。1937年12月,朱枫受省临时工委派遣到兰溪恢复重建党组织。叶樟树、何土生等人经考察后先后恢复党员身份。翌年3—4月间,叶樟树、戴仲圭等到湖塘对部分老党员进行考察,恢复党藉。胡豫庆、胡东海、胡裕松、胡国祥、胡作舟、王凤娣等重新入党,组建湖塘支部,胡豫庆同志任支部书记(之后一度曾任莲塘岗区委委员)、胡东海、胡裕松为委员。
受省委被破坏“余波”的影响,1928年1月17日,中共兰溪县委书记姜挺、诸葛区委委员翁炼及其他4名党员同时被捕。县委机关不得不转移、县委不得不重组,但革命的意志并不转移、斗志重组得更坚定。
10月中下旬,胡国桢先后介绍了胡东海、胡作舟、胡寿祥、胡来富等10人入党,并成立其时寿(昌)兰(溪)边界上的第一个红色堡垒,也是现建德市域内的第一个农村支部。胡国桢任书记,胡东海、胡作舟为支委。尔后,翁家、姜坞底、长乐灰山等地也建立了支部。为此,11月,在中共兰溪县委的指导下,又成立了中共诸葛区委,胡国桢任书记,翁炼等人为委员。11月上旬,中共浙江省委遭破坏,为安全起见,中共兰溪县委机关于11月中下旬迁驻于湖塘。
1927年4月,在上海与中共地下党员姜挺相会的胡国桢,表达倾向革命的意愿。9月底,奉命再次回兰溪传达八七会议精神、建立中共兰溪县委的姜挺,与邵溥慈等到湖塘秘密发展胡国桢加入共产党。从此,革命的火种在湖塘一直燃烧,直到兰溪解放。
建德市大慈岩镇湖塘是檀村村下辖的自然村,位于大慈岩镇中南部。现有农户105户590人。这里,曾是建德县“农业学大寨”的重点村,而今是该市发展经济、造福后人、开展“山改水”项目的最大村。这里,“红色基因”良多,是1986年被杭州市民政局认定为革命老区村。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宗族聚落,于2019年被确认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老同志胡国祥1961年回忆
文章来源:《福建农业学报》 网址: http://www.fjnyxbzz.cn/zonghexinwen/2022/0512/622.html
上一篇:考古家发现一土坑,打钻探得此物,揭开千年前
下一篇:青未了|散文《养马岛》上